本帖最后由 慢生活先生 于 2018-12-5 18:22 编辑
人脉、资源、关系、这些我都明白,
我就是想看看,凭着我们的诚意,
能把我们想做的事情做到一个什么程度,
我们就靠自己不靠别人!
——王小波《三十而立》
关于慢生活,想说的太多,能说的又太少。我是一个脸皮特别薄的人,即使吹牛也会认真地打几遍草稿,生怕我们牵不住牛绳子而被人诟病,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已,总觉得这个聒噪的时代,云里雾里能说会道的人太多,而我,只想安静地做些不大不小的实事,然后讲些不大不小的故事。
当很多人都在吐槽这个时代薄情时,我回头看见深情地活着、行走着的慢生活主创们,心中感慨万千,总想说一声:无论你是在曾经,是在现在,还是在将来,特别感谢你成为一名慢生活主创。
谢谢你虽远隔千里,还能相聚一起。慢生活从一点星星之火,到全国27个城市部落,每一位慢生活主创都是手持火把的城市开创者,有的人虽然素未蒙面,却能同聚在一面旗帜下,共历风雨,多少故事待酒慰风尘。
谢谢你饱受委屈,还能不忘初心。一场活动的策划组织,一个微信群的管理运营,从台前到幕后,要经历诸多琐碎事务,有时还要面对一些不友好之人,无端的猜忌诋毁和恶意的谩骂滋事,汗水和泪水,没有磨灭初心。
谢谢你不计报酬,还能任劳任怨。在这样一个清贫与情怀爱恨交织的时代里,慢生活又一直清高地不待见“资本运作”,每一位主创不得不自食其力,而更多的主创只能把业余时间投入进来,日常的工作已经够忙累了,而这时候的慢生活,或许更多的是情分、是责任、是信念吧!
谢谢你,让你的慢氏名字和慢生活融为一体,构成慢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很多人问过我,什么是慢生活文化,我说,文化你不要去定义它,你得让人在细枝末节处感受到,熏陶着,然后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你的慢氏名字,终将成为这座城市里特殊的慢生活符号。
……
其实,我一直想写本书来记录我们的故事,可惜书桌却一直很难放平。慢生活俱乐部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中间还有个词叫“维稳共和”,不是说我们想做的事情多美好,我们遇到的人和生存的环境就多美好,这时代的不宽容之处,我们权且多担待…
最后,我想说——
深情不负你我初心,热爱终究百炼成钢。
—————————————————— 慢先生日记,只说你想听的故事, 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慢先生,即慢生活俱乐部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