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74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回顾] 活动回顾:食绕舌尖,履痕心迹——记『城市记忆 · 美食故事』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162

组织活动: 393

1469

主题

1503

帖子

1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82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9 00:13: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慢小二 于 2018-3-29 00:15 编辑

编写:Clare Gao,发布:慢小二
武汉,中部盛名的早餐之都。两江交汇,三镇鼎立,造就了它交通便捷、独特又包容兼蓄的码头文化。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在我出生的年代,大部分关于这座城的声响、形状,早已在变革的城市化建设中流尽、佚散,唯独它的味道,隐匿于一个个蒸汽氤氲、炊烟袅袅的美食街巷里,在某个平淡无奇的白昼或黄昏,夹杂人声鼎沸其间悠然地漂浮。
在长江的另一头,武昌——胭脂路、粮道街、民主路、司门口… …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被现代化填塞掉的如雷贯耳大名的老旧街道上,市井生涯如水墨画卷悠扬铺陈:记忆中,夏日傍晚乘凉、看一场老电影、听夜市艺人的弹唱,散场后在路边摊顺上一碗蛋米酒和桂花糊,便觉得格外欢愉;童年时,虽然改革开放的春风早早地拂过沿海,吹响了致富、洋文化、流行的新概念,而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在中部和其他内陆地区并未消失,国民生活也并不是十分宽裕,人的感情感觉却比现在丰沛充足。人均收入不高,物资有限,但人与食物、人与人、人与外界的联系更加水乳交融;长江沿岸的武汉人,有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欢喜劲头。

豆皮篇
一种表皮焦黄的糯米小块,内包煮熟的糯米、猪肉丁、笋丁等馅料,用油煎制而成,出锅后略带嚼劲,我们武汉人随口叫它"豆皮"。"老通城豆皮"属于汉口,为传统派;"老武锅豆皮"属于武昌,为改良派(在豆皮表面淋上一道褐色的卤汁,稻米入口更糯软,比传统派的口味重)——它的老板邓师傅,是地道武汉人、60后。年轻时师从老通城的曾师傅接替豆皮手艺,和妻子一同起早贪黑,做了25年豆皮:三更起夜早,淘米、烧水、燃灶、煮米;磨豆,混浆、擀皮;洗菜、切菜、熬卤… …

邓师傅说,起初做豆皮仅为了生计,后来自家豆皮从余家头搬到了武锅集团内,逐渐从不起眼的一爿早餐铺变成了武锅大院附近居民慕名而来的"人气早餐店",慢慢地自成一家;后来武锅片区拆迁了,店铺也随之搬迁,来到了瑞安街的武铁对面——过去老武锅的街坊邻居们仍不忘记它的味道,直到现在,双休也有人依然排着长队,一解垂涎之馋。做了多年豆皮大王,每天卖多少量,邓师傅早已胸有成竹。营业从清晨6点开始到10点半准时打烊,从不多卖。

披荆斩棘,风风雨雨,行行皆不易。给食客和老邻居们带来味觉记忆的同时,一直没有传承手艺的人却成了邓师傅最为头疼的事,老手艺最要得的是吃苦耐劳和默默无闻,传统的食坊手艺人,是传统中国四大阶层"士农工商"中的"商",他们有着最朴素意义上的称呼:匠人。大历史,小手匠;择一事,终一生。手艺人在勤恳的劳作中平淡地对付生活底处所有的颠沛流离,呈现出更为坚韧和守望的态度;而传统手艺散发的朴素自然之美,浓烈丰盛、坦然自若,与美食在舌尖上的际遇,亦是一场与乡土情怀的幸会。

成人之后,总不明白自己在超市里,无意瞥见冰柜里成型的豆皮为何流连驻足,原来它是属于记忆深处的食物,其实,未必见得一定比西方的馅饼比萨有多美味,人之所以习惯食物,是小时候被植入的"味觉密码"。武汉旧时街道的鳞次栉比和那种与江河自然、群居关系密不可分的居住结构,使五百米内的生活十分便利。江水的漫进、枯退,使人保持着对季节以及身边一切细节的关注和兴趣,即便喝一口冰镇绿豆汤,也是啧啧赞不绝口。食物,包含着人类最细腻最真挚的情结,对他们的体会,需要经历数十年的百转迂回,折叠成我们内心最骄矜珍贵的质地,得以永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