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慢生活俱乐部 首页 慢品生活 传统 查看内容

传统 | 一块蜡染的蓝花布上,她把一生化成一朵蓝花

2017-1-4 11:00| 发布者: 慢小编| 查看: 2985| 评论: 0

简介:一块蜡染的蓝花布,在我们眼里可能只是一块精致的布甚至比不上你衣橱里一件不起眼衣服的颜色、图案美丽然而在吴阿勇的心里,是爱,是生命,是灵魂“我们苗族没有文字,我们要记什么,就会用蜡染画在衣服上,它代表着 ...

一块蜡染的蓝花布,在我们眼里可能只是一块精致的布
甚至比不上你衣橱里一件不起眼衣服的颜色、图案美丽
然而在吴阿勇的心里,是爱,是生命,是灵魂
“我们苗族没有文字,我们要记什么,就会用蜡染画在衣服上,它代表着我和我们的故事。”吴阿勇说。

丹寨蜡染,东方第一染
贵州丹寨县正街,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集市
每到赶场的时候,这里都会喧闹起来
集市上,卖什么的都有,而最不会缺的是此地最有名的特产——蜡染布


蜡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印染手工艺,是指用蜡刀蘸融化的蜡在布面上绘制图案,蓝靛浸染后蒸煮去蜡,布面就呈现蓝白相间的图案

每逢苗族传统节日,女孩子们都要身着蜡染盛装,梳妆打扮到芦笙场上跳月
在丹寨,上到百岁老奶奶,下到十几岁的小姑娘,几乎都会蜡染。
能否做一手好蜡染,决定了这里人对于一个女人聪慧与德行的评价。
也决定了她出嫁那天那一天是否漂亮和荣光。
苗族家教的古话说“无技女人难成婚”。
意思就是说女人从懂事后就得跟随母亲学做蜡染制衣技艺,没有这项技艺是被人瞧不起的。

从几岁开始学蜡染,上过小学或初中
不到20岁嫁到邻近村寨
生儿育女,劳动之余,给自己或儿女画花衣、做嫁妆
生老病死在村子里,不知道时间,只感觉光阴
或者,在外人的眼中,蜡染不过是印制着精致图案的布而已
可在这里苗族人的生活中
不管是岁时节日住房的装饰
还是婚丧嫁娶人生仪礼
身着那些传承千年的蜡染图案的衣服,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仪式


哥涡纹。传说是祖宗迁徙途中渡过的河流中旋涡,固定在女性盛装上的肩背、衣袖处,不能更改
“我们苗族没有文字,我们要记什么,
就会用蜡染画在衣服上,
它代表着我们和我们的故事。”

说这话的阿勇就住在集市旁边的一栋三层小楼中。
王阿勇,1943年8月生人,丹寨县排调镇远景村人。

她自小就跟家里的老人和姐姐学蜡画。
技成之后,她作画不用尺,不打底,运笔大胆,一气呵成,图案线条流畅而分明。
上世纪80年代,王阿勇曾两次去美国表演交流蜡染技艺,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曾接见她,赞扬她是“东方第一染”。
不过,阿勇并不经常同外人说话
尽管已经出过国,可她甚至都还不会说普通话
她与人交流的更多的方式,是在那里默默地坚守传统蜡染

一匹传统蜡染布的诞生
【养一抹蓝】


山野中采撷蓝靛,配以石灰、酒,“养”染料
这个过程中,急不得
需要每一天都加一点蓝靛,每天加点点养起,有丝丝就好了


沉淀下来的蓝
【画一笔蜡】

蜡画,多数时候用的其实是蜂蜡


把蜂蜡融化,以铜刀作笔,以蜂蜡为墨,图案了然于心,在素色的手织布上信手拈来

金属片上松下窄,每次蘸蜡
都能够在缝隙里储存一定量的蜡液,金属片也保证了一定的温度
在蜡液凝固前,能够均匀的涂抹在布面上
【融一朵花】

选定龙、虎等老祖宗规定的日子,放入染缸中浸染



最后通过蒸煮,把蜡融去
留白处呈蓝色,画花处蜂蜡在热水中脱去
蓝布和白花沉淀出时光中的美,即是为“蓝花”

守护一朵蓝花   守住一份内心的宁静
最后去美国那一次,王阿勇35岁,一待就待了10个月。
要知道,彼时阿勇可是连丹寨都没走出过几次的山村妇女。
不过见识到的繁华越多,阿勇越是“想家”。
但出了名的阿勇,却离家越来越远,心里也越来越不宁静
阿勇先后被邀请到凯里、贵阳等地技术指导和教学,还要应付不计其数的来访者
这一漂泊,就是十多年。
终于,厌倦了漂泊,阿勇搬回了丹寨县居住。
此时,随着水、电、公路铺通,苗族姑娘更容易接触外面的世界。
而丹寨也逐渐为世人所知。
苗族姑娘往往会画上一些简单的花鸟鱼虫图案,卖给游人。
“因为画得快,好卖钱。”阿勇说。
不过这时候的阿勇年纪已经很大了,也很少做蜡画了。
只是偶尔有一些复杂的图画,还是需要她来去做。
“结婚用的衣服要用老图案,老人死了的东西也要用老图案,不是每家都能画。”王阿勇说。

鸟纹。苗族把鸟视为氏族的祖先,为了报答鸟类的恩情,最好的方式是将鸟纹绘制在蜡染衣物上,以此缅怀祖先

鱼纹。有的在鱼腹内绘有小鱼,有的则在鱼腹内绘有鱼卵似的繁密斑点,这表达了苗族对生殖能力的祈求



慢生活 慢美好

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