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慢生活俱乐部 首页 慢族快讯 新闻 查看内容

观点 | 克制,是朋友圈最缺的教养

2017-5-19 20:18| 发布者: 慢小编| 查看: 4747| 评论: 0

简介:01五一,一位老友约喝茶。问我:“最近工作可好。”我说:“我做了一个公号。”他问:“多久了,我怎么不知道?”我说:“我常发朋友圈,你没看到啊?”他说:“我关闭朋友圈一年多了。”我问:“为什么?”他答:“ ...


01

五一,一位老友约喝茶。

问我:“最近工作可好。”

我说:“我做了一个公号。”

他问:“多久了,我怎么不知道?”

我说:“我常发朋友圈,你没看到啊?”

他说:“我关闭朋友圈一年多了。”

我问:“为什么?”

他答:“朋友圈已经变成了垃圾信息场。”

不知道大家最近留没留意一个现象:

打开一些朋友的微信主页,

一张封面图赫然出现面前,

下面镇着一句十字真言:该朋友暂未开启朋友圈。

你猜对了——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朋友圈。

中青报调查显示:35.8%的人想关朋友圈。

新周刊专门做了一期策划:逃离朋友圈。

可见,朋友圈有点招人烦了。



02

我们为什么这么痴迷倒腾朋友圈?

潜在的主要意图有三个。

第一个,是为了展示。

所谓展示,就是通过信息的发布,展示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精神面目。

吃饭前,家人正准备动筷。

你说:“慢点,我先拍几张。”

然后你把照片传上朋友圈,

并留下一句: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五一,久未外出的你终于自驾出行了,

拿着自拍杆,你不停咔咔咔,

然后一组一组地传上朋友圈,

并留下一句: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通过展示,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想告诉大家:你看,我多么热爱生活。



03

第二个,是为了分享。

所谓分享,就是转发文章——让转发文章代替自己发声,从而实现自我补完。

所谓自我补完,就是指转发的文章与我们的观念、认知、态度基本一致,帮助我们强化和完善了固有的信念。

前段时间,一段朋友转发了我写的《幸福的家庭,从来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

并在微信里给我留言说:

“中国家庭关系为什么痛苦?

因为彼此没有界限感,太有控制欲,

喜欢以爱的名义绑架和控制对方。

这句话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你看,他就是想借我写的文章,

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认知和立场。

希望朋友圈的人也这样看待他:

“你看,我也是这样的人。”



04

第三个,是为了吆喝。

所谓吆喝,就是招揽“买主”。

“打滚求点赞,还差十个就可以得一张××门票啦!”

“就是这么小小的一瓶酵素,却蕴含着神奇的力量……”

“萌宝大赛,请为我女儿投上一票。”

“保险是一种生活方式!将来的那你,一定会含泪感谢现在为投保的自己。”

…………

求点赞,求转发,求投票,

打广告,卖产品,做代购,

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吆喝,

希望通过招揽“买主”来实现功利诉求。



05

通过以上三个意图可知,

我们为什么痴迷朋友圈?

因为朋友圈简直就是一个百宝箱,

我们可以通过有选择地筛发信息,

来随意建构“另一种生活”,

以呈现希望让别人看到的那个自己。

这种展示出来的“另一种生活”。

其实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

这种理想状态通常比实际情况要高一档次。

比如,你天天都吃火锅,

你肯定不会秀自己吃火锅,

但你去吃了一次日本料理就很想秀出来。

这种展示出来的“另一个我”,

也比真实的那个我更加风趣、更加帅气、更加积极。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美图秀秀、天天P图等美图软件,移动端活跃用户竟然超过了5亿。

可见大家多么热衷于展示“更好的我”。

正因为我们可以构建“另一个我”“另一种生活”,

将自己认为应该活成的样子展示给别人,

所以我们才那么热衷于“分享”朋友圈。



06

所以,我觉得热衷于“分享”,

是一件非常正常和自然的事情。

我从不反对朋友们分享各种信息,

因为我可以了解更全面和更理想的你。

但我觉得,分享应该有一个度。

分享一旦超过那个度,成为过度分享狂,就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

我有位初中同学,就超级喜欢分享。

每天早上一起来,

从早餐起就开始了现场生活直播。

而且,有些直播还很矫情。

比如吃火锅被烫了一个水泡,

她也要配多张图展示,配上文字:

“起泡了,真心的疼……但是,姐姐没那么矫情,它丝毫不影响我洗衣、做饭、插花、逛街。”

生活直播还不算,她还喜欢转发文章。

一分享文章,就是刷屏,

一发通常就是十来条,

而且这些文章大多毫无营养。

转发文章还不算,她还喜欢在朋友圈“汇报”工作:

“一不小心下班又是凌晨12点多了,本周走得最早的一天了。”

“凌晨3点半,跟XX公司的合作方案PPT终于完成了。”

“凌晨4点半,起床,出发,今天搭飞机出差。”

去年,她又做起了兼职微商,

每天一到我们的饭点和休息时间,

她就开始晒收款、晒用户体验、晒发货,

…………

一个月前,我思量再三,终于屏蔽了她。



07

“我就发个朋友圈,招你惹你了?”

“我发自己的朋友圈,关你屁事啊!”

“看不看是你的自由,发什么是我的权利。”

很多朋友都喜欢说这样的话,

觉得朋友圈就是自己的私人空间,

我有权利想发什么就发什么。

其实,朋友圈发展到现在,

早已不是私人空间,而是一个公共空间了。

上个月,腾讯发布了《微信2017用户研究和商机洞察》报告。

其中有几个数据非常值得我们参考:

●微信用户平均好友数量为194人。

●13.5%的微信用户好友数量超过500人。

●近六成的用户新增好友来自职场。

●微信关系链由强关系链条衔接的家人、好友的范围,转向弱关系联系的泛工作关系网络延伸。

也就是说,我们的“朋友圈”,

其实是一个由熟人、半熟人组成的关系圈,

在多达194人或超过500人的朋友中,

我们真正的“朋友”并不多,

大部分都是泛工作关系的“非朋友”。

朋友圈早已不是由私密关系组成的私人空间,

而是更多由泛工作关系组成的公共空间。



08

在一个牧场,草地是公有的,羊群是个人的。

出于私利,每个牧民都想通过多养羊以提高收益。

于是悲剧上演——草地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所有牧民破产。

这就是英国哈丁教授提出的“公地悲剧”理论。

上周,和一位朋友喝茶时,

他感叹:“我觉得朋友圈越来越没意思了,里面大部分都是垃圾信息,刷半天也看不到几条好友动态。”

现在,微信朋友圈被“玩坏”,

其实就是一个“公地悲剧”。

朋友圈就是一片大牧场,我们都是养羊大户。

他说:“我不过发五条微商广告而已。”

你说:“我不过就是发几条求赞而已。”

我说:“我不过是发三四条代购而已。”

于是,朋友圈雾霾就这样在我们的放纵中形成了。

我们总会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抱怨别人:

“天天发微商广告,看到都烦。”

“天天晒娃,连拉了屎也晒,真是够了。”

“天天秀包、秀车、秀衣服,太装了。”

我们都觉得自己是“雾霾”的受害者,

却忘了自己也是“雾霾”的制造者。



09

我们在朋友圈分享那么多信息,

无非是为了有人看见、有人关心,

但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会真正在意我们。

我们发一条信息,

其实并不能“赢来”几个赞,

有些人即便点赞了,

也只不过是习惯性地顺手一点而已,

就像我们自己也只是顺手一点别人。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可做过一个研究:发现无论一个人圈子多大,真正影响他、驱动他、左右他的,通常也就是身边那八九个人,甚至四五个人。

所以马可说了一句著名的话: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

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上99%的事情,

对于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我们其实用不着天天分享那么多信息,

因为绝大部分“朋友”根本不会留意和在意。

真正在乎你的朋友,

也从不会只在朋友圈关心你。



10

请别误解,我不是说不能发朋友圈。

你晒一下男朋友/女朋友没什么,

大家知道你们感情很好很稳定;

你偶尔发个投票的链接到朋友圈,

我也愿意投个票,毕竟谁都有求人的时候;

你偶尔发一下微商广告也没什么,

至少我知道了你在干什么,还活得挺滋润。

我只是不希望你成为过度分享狂。

去年,几家大报社做过一个联合调查:

1、你最希望在朋友圈看到什么信息?

排名前几位的是:

●朋友的生活近况、趣事。

●何处有美食,何地有美景。

●值得学习的内容。

●有趣的文章。

●朋友的兴趣爱好。

2、你最不希望在朋友圈看到什么信息?

排名前几位的是:

●微商广告。

●营销代购。

●炫耀帖。

●恶意诅咒。

●不实谣言。

●频繁刷屏。

●各类求助求赞。

●各种抱怨。

当朋友圈成为泛工作关系圈,

朋友圈就成了一个江湖。

江湖就应该有江湖的规则:我们可以分享,但要懂得克制。



11

如何在分享中进行克制呢?

牛津大学心理学家彼得·科利特,

在研究脸书等社交媒体后,

拟定了一个“牛津版数码礼仪”,

我觉得这个数码礼仪很值得我们借鉴,

我姑且把它翻译成《一个朋友圈“演员”的自我修养》:

● 一天发朋友圈的信息最好别超过五条。

● 微商、代沟、求赞等信息,一周最好不超过三次。

● 每周晒娃、晒自己最好不超过五次。

● 一日三餐最多晒一餐。

● 一条信息能说明白的事,不要分成好几条。

● 不要在生气时发信息。

● 不发个人生活上工作上烦恼的事。

● 不要在朋友圈聊别人的八卦。

● 一定不要转发带诅咒的信息。

● 别把跟朋友的私人对话截图到朋友圈。

● 不要转发涉及人家隐私的事情。

● 不要在朋友圈评论涉及人家隐私的事情。

● 发跟别人的合影,别光P自己,也要美化别人。

● 尽量别推荐自己完全不能保证品质的东西。

● 避免直接炫耀自己家的高逼格物品。

● 避免在朋友圈骂客户、你仇恨的人傻逼。

● 不要轻易转发未经证实的求助信息。

● 涉及国家和工作单位机密不要乱发。

● 过分低级庸俗的内容和图片不宜转发。

● 尽量避免揭穿朋友发图的真相。


12

今年春节,回老家,

得知高中同学吴敏在做微商。

我有点吃惊:“你在做微商吗?我怎么从没看到你发朋友圈?”

吴敏笑着说:“因为我分组了啊,你又不打算要二胎,自然对我卖的纸尿裤不感兴趣。我只发给有需求的顾客看,还是不打扰大家比较好。”

我心里突然充满莫名的感动。

这样的被屏蔽,

并没有让我有被轻视的感觉,

相反,它传达出一种温柔的善意,

让我觉得自己被“温柔以待”。

现在朋友圈最缺的就是这种克制。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

《一个朋友圈“演员”的自我修养》,

所倡导的那些“数码礼仪”,

没有规定要求我们必须这样去做,

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不做,

但如果我们选择这样做了,

就多了那么一点点的优雅和高贵。

这一点点“让别人舒服”的克制,

就是朋友圈最缺的教养。



慢生活 慢美好

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