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慢生活俱乐部 首页 慢品生活 传统 查看内容

雅集 | 杜嘉班纳,你真的懂中国的筷子吗?

2018-11-30 19:38| 发布者: 慢小雎| 查看: 4401| 评论: 0

简介:慢生活物语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国人数千年的情感和记忆。2018年11月18日,奢侈品牌杜嘉班纳(DG),为了给DG上海大秀造势,推出了一则广告《起筷吃饭》。乍听这个广告的名字,感觉好像是个不错的创意,实则一看,发现 ...

慢生活物语

一双筷子,承载着中国人数千年的情感和记忆。


2018年11月18日,

奢侈品牌杜嘉班纳(D&G),

为了给D&G上海大秀造势,

推出了一则广告《起筷吃饭》。

乍听这个广告的名字,

感觉好像是个不错的创意,

实则一看,发现没这么简单。

片中模特使用筷子时的那动作、那语言、那神态,

仿佛就是在向世界宣告:

“中国人可真够奇葩的,怎么会用这玩意儿啊?”


杜嘉班纳,你可知道,

你所轻蔑鄙夷的两根“小棍子”,

到底在中国意味着什么吗?

我想你一定是不知道的,

不然你不会做出那样的表情、说出那样的话。

所以我觉得,

我们实在有必要给你科普一下。


1筷子是如何诞生的 

关于筷子的诞生,有一个传说。

大禹受命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舍不得耽误时间,便总是在野外煮食。

一次,他在野外用陶锅煮兽肉时,

因汤水沸烫而无法抓食炖肉,

他便折来树枝,用之夹肉食之。

久之,便练成了以枝取食的本领。

部下见之,纷纷效仿,

这样便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当然,任何传说都是经过加工的。

大禹创造筷子的故事也不例外,

它只是将人民上百年的制筷过程,

集中到了大禹这一典型人物身上。

▲ 商代青铜筷  

传说虽非正史,

但因熟食烫手,筷箸因运而生,

这却是合乎人类生活发展规律的。

所以,筷子应该是在夏朝诞生的。

因为到了商朝,筷子已被普遍使用。

《史记》记载:“纣为象箸,而箕唏。”

殷纣王即位后,命人为他琢象牙筷。

贤臣箕子说:

“象牙筷不能配瓦器,要配白玉杯。

白玉杯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配山珍海味。

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愿穿粗葛、住陋屋,

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

纣王不听箕子劝告,终因淫奢而亡国。

▲ 西汉食案与竹筷(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2筷子为何叫做筷子

筷子最开始叫做“箸”。

先秦祭祀时,常在煮熟的食物上,

插一双竹筷,以便祖先享用。

煮和者,在古代是同一个字,

于是人们形象地创造了一个字——箸。

后来虽然也叫过“梜”或“筯”,

但终不及“箸”来得形象,

故宋、元、明皆统称为“箸”。

▲ 拿着筷子的女仆(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局部)

“箸”演变为“筷”,

与明朝时江南水乡的民俗讳言有关。

明人陆容所著的《菽园杂记》记载:

“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

吴中多水泽,舟楫往来频繁,

但“箸”字与“住”同音,

船家最怕抛锚停住翻船,

便将“箸”改为“筷”,以求“快”行。

久而久之,筷子之名便流传开来。

▲ 魏晋乐师且奏且饮图中有两双筷子


3筷子在中国为何压倒了刀叉匙

先秦时代,匕(勺子)箸分工十分明确。

《礼记》说:“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

梜,也就是筷子。

就是说,筷子是专用于夹取羹汤中菜食的。

《礼记》中还有一句“饭黍毋以箸”,

就是说,吃黄米饭不能用筷子。

先秦及以前,吃饭基本用手抓。

《礼记》还有“共饭不泽手”的记载,

所谓“共饭”,就是把饭盛在大器中,供席上抓食。

▲ 汉《邢渠哺父图》:握箸哺父

那筷子是怎么成为主要餐具的呢?

主要因为两大原因。

一是食物和饭太烫。

如果用手抓,心急就吃不了热豆腐。

二是炒菜的逐渐普及。

烹饪食物时,主辅料已经切碎,

用勺子取食,反而不如筷子方便。

正是因为中国饮食的博大精深,

所以,筷子在通用性上压倒了刀叉匙。


4公筷是何时出现的

明代田汝成在《西湖志余》说,

宋高宗赵构在德寿宫每到进膳时,

“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

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

饭前,则以别匙减而后食。

吴后尝问其故,

曰:不欲以残食与官人食也。”

即宋高宗用膳时,要用两套匙箸,

多余的那一套,

是用来拨取菜肴和饭食的,

赵构是想自己能吃多少就拨出来多少,

因为剩下的馔品还要赐给宫人,

用自己吃过的匙箸去拨,就弄脏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久而久之,官员和民间便形成了这个传统。

“公筷”就这样诞生了。


5筷子标准长度为何是7寸6分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

代表着人是有七情六欲的。

七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

六欲是眼、耳、鼻、舌、身、意之欲,

以示人与动物是有本质区别的。

人是通过筷子的餐具吃饭,

而动物是直接用爪抓来吃。

西式餐点进入中国后,

很多人都学用刀叉吃饭,

觉得这样吃饭的仪态很有品位。

可很多人不知道,

刀叉是冶金术成熟后才有的用具。

而冶金术是十五世纪才发明的,

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之前,

西方人其实是用手吃饭的。

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

那可比刀叉的历史悠久多了。


6筷子是两根,为何要称为一双

筷子明明是两根,

但我们从来不会说“两根筷子”,

而是说“一双筷子”。

如果有人吃饭叫“拿两根筷子”,

那他绝对不是地道的中国人。

筷子为什么要叫一双呢?

其实这是太极和阴阳的理念,

太极是一,阴阳是二;

一就是二,二就是一;

一中有二,合二为一。

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西方人不懂。

中国人的理想和现实,

灵魂和肉体也是合二为一的,

我们每天用的筷子里就有信仰,

举手投足都是理念、通达、智慧。


7为何筷子一头圆一头方

标准的筷子为何一头方一头圆?

因为这象征着天圆地方。

方形为坤卦,圆形为乾卦,

坤有柄象,把手之意;

乾为天,为第一,民以食为天,由此而来。

手拿筷柄,用筷头夹菜,

坤在上乾在下,这是地天泰卦,和顺通达。

相反则是乾上坤下,天地否,不交不通。

这样用起来,自然甚是可笑。


8用筷有哪些禁忌和规矩

禁忌:三长两短。

表现:将长短不齐的筷子放在桌子上。

解释:“三长两短”不吉利,象征“灾祸”或“死亡”。

规矩:摆筷时,筷子一定要长短整齐。


禁忌:仙人指路。

表现:握筷时将食指伸出或拿筷子指人。

解释:宛若“指责”,状如“骂街”。

规矩:用筷不能伸食指;饭桌上谈事情,放下筷子。


禁忌:品箸留声。

表现:把筷子一端含在嘴里来回嘬响。

解释:这种做法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

规矩:绝对不应该出现这种行为。

禁忌:击盏敲盅。

表现:用餐时拿筷子敲击盘碗。

解释: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

规矩:绝对不应该出现这种行为。


禁忌:执箸巡城。

表现:举筷不定,状如巡查,不知夹什么好。

解释:过于随性,目中无人。

规矩:想好夹什么菜,再少量夹取。


禁忌:迷箸刨坟。

表现:筷子在盘里不停拨弄,像盗墓刨坟般寻找猎物。

解释:缺乏教养,令人生厌。

规矩:彬彬有礼,浅尝辄止。

禁忌:泪箸遗珠。

表现:用筷夹菜时,菜汁散落桌面或其它盘里。

解释:这种做法会被视为严重失礼。

规矩:可用小碗靠近,少量夹取。


禁忌:颠倒乾坤。

表现:用餐时筷子颠倒使用,不分首尾。

解释:好像饥不择食一般,很是失礼。

规矩:使用时要不慌不忙,切忌首尾颠倒。

禁忌:当众上香。

表现:帮别人盛饭时,把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

解释: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

规矩:双手捧碗,左手握筷递过去。


禁忌:交叉十字。

表现: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于碗盘或桌面。

解释:饭桌上打叉子,被视为是对同桌人的否定。

规矩:放置筷子时要并拢整齐。

9送筷子的寓意你知道多少

自古以来,亲朋好友之间,

就有互送筷子祝贺的礼俗。

送筷子的寓意,你可知道?

●送新人,寓意“天长地久、快生贵子”。

●送恋人,寓意“成双成对、永不分离”。

●送朋友,寓意“平等友爱、和睦相处”。

●送老师,寓意“耿直而不弯曲、奉献而不求回报”。

●送老人,寓意“快乐永久,福寿无疆”。

●送孩子,寓意“筷长筷长,快长快长”。

●送老外,寓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送商业伙伴,寓意“互相依存,不可缺一”。

●送给乔迁者,寓意“快快发家”。


10筷子不仅是文化,更是一种情感

央视拍过一个关于筷子的公益广告,

就是通过一双双筷子,

来诉说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筷子,

是爷爷给小孙孙做的关于味觉的启迪。

筷子,

是妈妈教女儿使用筷子中完成的文化传承。

筷子,

是父母在饭桌上言传身教的明礼。

筷子,

是妈妈为归家孩子表达的关爱。

筷子,

是海外游子对祖先和故土的思念。

筷子,

是邻里之间相帮相助的关怀。

筷子,

是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守望。

筷子,

是家人之间发自肺腑的感恩和分享。


每个中国人都会用筷子,

每个中国人都要用筷子,

小小的一双筷子,

浓缩了中国人最深遂的爱意与情感。

它是文化、是习惯,

也是我们表达情感的工具。

中国人一辈子,

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来得慢的东西,去得不快!

很高兴,你发现了这一个“慢”角落!

如果还想交流慢生活相关,或参加慢生活线下活动,欢迎私信慢小雎


联系方式:


手机:18271889828

纵浪大化之中,不喜亦不惧

喜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