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过家家 现代都市青年,流行起一个词,叫“隐性治愈”。做着平时相似的事情,外人察觉不到异常,但自我在其中慢慢地发泄情绪。 因疫情,很多人感觉身心被困,渴望投身大自然,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渺无人烟的荒野反倒变成让人心安的归宿地。重拾帐篷、背包、睡袋,甚至划起桨板,向荒野出发。隐藏在荒野之旅背后的,是不是一种“隐性治愈”? 不为人知的,不露声色的,默默地,释放自我,舒缓情绪。 我曾经在加拿大露营旅行,那里的营地都非常健全完备,要提前预约,不然常常爆满。与其说是露营,倒不如说是与自然建立亲密的联系。湖泊、山脉和森林就是成人和小孩最好的游乐园。这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而并不是旅行。 重新恢复与自然的联结,重新刷新对自然的思考,重新启动自然主义生活,是这个暑假最迫切的生活重修课。 疫情过后,人们恢复了有限度的外出活动,假期想游玩的心情自然也按捺不住。想逃离城市的枯燥生活,却又不敢去人挤人的旅游热点,许多人开始重拾起那颗亲近自然的心,启程前往人迹稀少的山海湖边,扎营生活几天。 当下流行的露营不再只是徒步户外旅行的“附属品”,还是一次出行的核心与目的——专注露营体验,回归自然本身,享受其中。它不一定要搬运大量装备和生活用品到野外,所谓“野奢”,奢侈在于时间,而不是装备。 当越来越多普通人带上帐篷走向山野时,露营变得不止“户外”。来自各个领域的参与者开启露营生活的同时,也将音乐、动漫、烹饪等跨界元素融入其中,出现了一种更加丰富、有别于传统的“新露营”。 / 一个人,一顶帐篷,露营环游中国 / 因为疫情憋坏了,杨天祥突然决定要说走就走,一人一车一帐篷露营环游全国。旅程从今年5月突然开始,至今仍未结束。意外的是,时不时有人像《阿甘正传》一样,从老远的地方赶来与他同行。
/ 回到自然,像孩子一样“野”起来 / 弦子最初开始露营的动力,其实是为了让孩子收获更多体验。可到头来,她发现更多是孩子带着她一起成长,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学习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自己好像也是一名没长大的孩子。
/ 露营,不一定为美景, 但渴望在路上遇到你!/ 喜欢上露营之后,逃跑计划决定把乐队Live加进去,在他们看来,“与其说那是场露营旅行,不如说是一次音乐和露营的结合、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的交互,一场充满了实验性质的出行”。 来得慢的东西,去得不快! 很高兴,你发现了这一个“慢”角落! 如果还想交流慢生活相关,或参加慢生活线下活动,欢迎私信慢小雎 联系方式: 手机:18271889828 微信:chen768920 QQ:1192417105 |
自2023年12月1日起,慢生活俱乐部已暂停付费入群,任何人不得以慢生活俱乐部的名义,[详细]
慢生活君语:兰生幽谷无人知。兰的美,只有中国人能懂。这一切要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孔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