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19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回顾] 活动回顾:生命中所有的灿烂,原来终究要用寂寞偿还。——观影会《日落大道》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32

组织活动: 568

1339

主题

1431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14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 17:21:5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慢小雎 于 2020-8-2 17:28 编辑

撰稿&主持:慢友龙昭;排版:慢小雎
=========================
2020年7月31日晚上,慢生活观影会来了七位慢友,观影了一部《日落大道》年代久远的黑色电影,一个时代已经逝去,《日落大道》成为这个时代最为悲鸣、也最为讽刺的一首挽歌。

以下是各位慢友的精彩观后感:

@黄翔:
发生在美国50年代的故事,距离我们有70年了,但是里面的故事情节我们这个社会还是在上演,这个男主人公是有才华的,虽然落魄,有点小善良,拿现在来说就是被包养了,被这种女人包养注定的结果就是死亡,猩猩就是他的榜样。
管家这个角色是很悲催的,他是一个有才华的导演,也导过不少戏,女主角就是被他捧红的,但是他为什么放弃导演行业来做这个女主角的管家哩,外加还是她的前夫,换作任何一个男人看到曾经的老婆跟其他男人上床,这种事是无法忍受的,他很平静的摸摸接受了,这个男人发生了什么事,感觉有点变态了。
女主角曾经是一个大明星,有无数的粉丝,很多男人女人爱她,摄影师拍她,导演捧她,她现在不红了,心里是多么的憔悴,他给哪个编剧买了好多免贵的衣服,鞋子,足足18个行李箱,但是还是换回不了编剧的心,最后心里崩溃,把编辑杀了。我联想到了今天的社会,当一个人在位的时候,有需要,有平台的时候,他们是多么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尤其是政府部门的人,当退休的时候,每天一个电话也不想,偶尔接一个电话,还是诈骗老人的电话,每个人都有辉煌的时候,也有落魄的时候,我们需要正确的面对,要把控这种心理的落差,不能一夜白了头发,不止是娱乐圈,这社会任何行业都有这种情况发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人活着就是一个过程。


@黄炎钰的/观后感:
落日大道这部影片以好莱坞从默片时代过渡到有声时代为背景,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再见也不会都不会说一声,影片里的一个镜头,当话筒从女主角头顶滑过时,女主看都没有看,这形成强烈的对比,鲜花和掌声都是昙花一现,抓住时代的趋势,才不会被淘汰

@奕局之境慢友的观后感:
观影活动、太过主观的东西、分享和感受的价值很高、但很缺乏讨论价值、选的影片决定了大部分的方向、因为最终的讨论是必须有所感、群体讨论中没点自己的说法都不好意思、所以最终都是春秋笔法、找好想表达的思想然后跟电影中联系起来、而任何东西、只是发掘其中精华、通过不断放大和联想都能完成、都能花团锦簇、期待主题明确的思想观影式讨论、寻找哲学、人生的纪录片来分享

@真北慢友的观后感:
如同佛教的贪嗔,这个女主角都占了,这部电影的女主角由年轻的女明星到暮年的衰败,如同落叶一般消亡,她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电影中男主角爱上了男性朋友的未婚妻,但是碍于道德伦理方面,他愿意跟这个女孩坦白,同时也希望女孩追求自己的幸福,把自己最不堪入目的一面展现在她的面前,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lovefood:
我想到了《百年孤独》中的一句话:生命中所有的灿烂,原来终究要用寂寞偿还。


@Daphne日落大道~豆瓣评分8,7.
1那个时候刚刚从大剧场走向小荧幕,剧场开始没落,电影公司开始崛起,无数怀旧的人抗拒的好莱坞时代到来。那个时候的电影还是类似话剧夸张的动作和对白。那个年代的玛丽莲梦露(这部没有她,参考另一部电影1957年的彗星美人)还是清纯的造型和人设。
2 男女主,一个走向腐坏,一个走向疯狂:人生无非在做两件事-谋生,谋爱。没有钱,委屈肉身,比如男主,没有爱,折磨灵魂,比如女主。
男女主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相遇必然互相吸引,可人要为了谋生放弃灵魂,男主也不是没有挣扎,女主要为了灵魂以谋爱为饵,控制男主的谋生,势必会遭反噬。都说这部电影暗黑,疯狂,女主将男主一步步推进泳池,可故事的结局,不是一开始就写好了吗?一切的馈赠不是早就标好了价格?

以上就是各位慢友分享的心得,作为主持人我就简单的谈谈我自己的感想吧,算是一孔之见了。
电影中哥特类型的城堡里住着一位年老色衰的过期女明星,以为穷困潦倒的编剧误入后发生了他生命中不可逆的人生拐点,类似于聊斋的穷书生落魄后于狐狸精相识的场景。电影采取了闪回性叙事,把神秘而又荒诞的场景展现在观看荧幕前的我们,在观影后我们讨论到了明星建制问题,类似于张国荣为什么会自杀,是不是跟他主演的《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一样走不出来,戏如人生,真假又有什么区别呢?还有类似于韩国女明星雪梨自杀事件,如同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所说的“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也有漫友说这是甩锅行为,用十八年的原生家造成的影响,再用20年来清洗,但是我认为人的三观建成体系在我们十八岁前建立而成,今后经历的事件可能都是参照原来建立的三观来制定标准的,除非你后期有高人指路,读书领路,自身探路,否则大多数人是很难走出自身的困境的,所以在韩国体系中明星体制中,年纪很小就要经过专业的培训,与外界相对隔绝和封闭的环境下进行训练,当他们都还没有建立健全的三观体系,就要被迫营业。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统计出了这么一组数据:40%韩国艺人患有抑郁症,30%的人表示曾想过自杀。事实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某个或某几个艺人自杀是他们自己的问题,那么当艺人自杀成为一种现象时还仅仅只是个人问题吗?这七十年前拍摄的电影影射到如今的娱乐圈仍旧能够体现出现实意义,还是能够发现隐藏的深层次问题


美好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期待下一次,我们在「慢生活」邂逅相遇!
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的慢生活,或者有很多新奇的活动创意想要落地见慢友,欢迎私信慢小雎(微信号:mxj20180825),一起发现武汉这座城市美好的人、事、物!来得慢的东西,去得不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