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2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回顾] 活动回顾:1933老场坊 · 短剧观赏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17

组织活动: 31

39

主题

43

帖子

18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8 16:38: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慢小博 于 2017-11-24 13:37 编辑

2017年8月26日下午,我们“慢生活”一行15人到了上海1933老场坊(慢小博 严! 重! 失! 德!,到今天才把这活动回顾发出来,拖出去20大板)。

一群年轻人来到短剧竞赛场地二楼的玻璃房,占据了观众席半壁江山。
结束后,集体行动,统一手势“OK”,也有人说像一只蜗牛。

其实,这群年轻人是上海慢生活俱乐部的观剧小分队,大家因为共同的理念而聚到了一起。
老场坊独特的艺术氛围,有种戏剧节的新鲜碰撞,总会吸引心怀文艺情节的一群人。

虽说是展映单元的免费短剧,年轻的演员们卖力演出,虽然难免青涩,他们的诚意之作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演员中大部分并非专业研习戏剧,只是凭借着对戏剧的热爱利用业余时间投身于戏剧,这份热爱令观众们对演员们肃然起敬。

短剧结束后,大家讨论着剧情,不看剧情介绍着实难懂,到底表达了什么全靠意会,需要观众感受演员传达的情绪。
最后一部《白象似的群山》根据海明威的小说改编,台词最多,最好理解,两对演员轮流演绎同样的情节,探讨不同的演员对剧情的表演和阐释,引发观众思考。

观剧结束,1933闲逛也是此次慢生活活动的重头戏。

1933老场坊原来是建造于1933年的宰牲场,现在已经改造为艺术创意空间,别看当年只是一个屠宰场,这里由英国知名设计师设计,并采用英国建材重金打造的,古罗马巴西里卡式建筑风格,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多种建筑结构穿插其中,据说如此规模的宰牲场世界仅有三座,而这里是仅存于世的一座。

徜徉其中,每个人都平添了几分文艺气质。

偶然得见的cosplay,小惊喜~

最后,回顾OK的手势,也象征了“慢生活”俱乐部的标志物“蜗牛”,希望和大家一起慢下来,体会、发现这座城市和生活美好。


加入“慢生活”上海部落微信群,参加读书、徒步、展览等更多线下活动!

更多精彩请关注:“慢生活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