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1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23条巷子,每条巷子都不简单~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8

主题

18

帖子

11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21:59: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严锦 于 2015-7-8 22:01 编辑

老城南有很多条巷子,每条巷子背后几乎都有一个历史的故事,窄小狭长的巷子是所有老城南长大的南京人儿时的回忆。


琵琶巷
旧时琵琶巷路中间有一水沟,上覆青石,石质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行人着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响,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称。如今青石小巷变成柏油路,琵琶声已成绝响。


明瓦廊
明瓦,即是一种瓦片,用蛎蚌的壳磨制而成,薄而透光,可覆于屋顶,或嵌入窗棂。明朝时新街口已是商业繁华之地,此处以销售明瓦而出名。久而久之,原来的地名就没人记得了。


邀笛步
位于建康路淮清桥西南。古称萧家渡。东晋时,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才华出众,一派名士习气,他素闻京城中的桓伊是著名的吹笛高手,但是两人素不相识,从未见过面。一次王徽之坐船停靠码头,恰巧桓伊岸上经过,于是,王徽之请人传话邀请演奏一曲。桓伊当时已经是朝中大官,听到此言,立刻下马依马而奏,连吹三遍,其音袅袅,其情切切。王徽之听得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桓伊奏毕,打马而去,不复回顾。徽之听完,不发一言,凝神遥望,荡舟而去,两人从始至终没有交谈一句。从此,这个秦淮河边奏笛之处,便被称为“邀笛步”,而所奏之曲便是有名的《梅花三弄》。


煤灰堆
中华门下的一个小巷子。清朝时,这里住了一位姓梅的地主,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将他家变成了一堆灰烬,人称“梅家灰堆”,后来误传为“煤灰堆”,于是将错就错,变成了地名。


饮马巷
饮马巷为于中华门镇淮桥西。南宋时金兀术攻进建康府,直奔内桥王府想活捉高宗,此间康王正领一班臣子沿小道向南门逃去,快到南门时,康王的坐骑突然烦躁不安,引颈要嘶叫,拉马勒缰也无法控制,马的嘶叫必引来金兵追杀。一小臣告之,马渴须引水。他们在小巷中找到水井,却无水桶在井下提水,最后在百姓淘米的水缸中让马饮足水,然后才逃出南门。

从此,这条小巷被人称为饮马巷。

驴子巷
家住城北毛老三有毛驴四十头,专门帮人贩货,就像现在的运输公司。当太平军既将打进南京城时,守城的清军决定逃离,找来毛老三雇用毛驴驮运财宝,谁知刚出中华门就见到太平军,押运的清兵仓皇逃命,惊恐的毛驴驮着财宝四处狂奔,不知去向。

愁苦一夜的毛老三,第二天惊喜地发现,四十头毛驴一只不少地回来了。人们都知马识途,却不知驴也认家。望着驴背上的财宝,胆小的毛老三怕惹来杀身之祸,决定献给太平军。
东王杨秀清大喜,指令让四十头毛驴披红戴花,毛老三牵头在南京城走街串巷,毛老三很是风光一把,成了大明星。
从此,毛老板住的巷子,人们称为“驴子巷”。

利济巷
利济巷位于长白街和太平南路之间,一代大文豪曹雪芹就诞生在这条不足500米长的小巷子里。而且利济巷还是二战时日军在亚洲最大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


剪子巷
剪子巷靠近夫子庙金榜大市场旁。

明初时期,那里是兵器仓库所在,仓库内有很多箭头,故名箭子巷,后谐音讹为剪子巷。

三七八巷
清朝时叫“官沟”,因巷子下面是官方用砖砌的大型排水沟而得知,年代一久,“官沟”讹变成“干沟”,还曾名“千佛庵”。解放初,“干沟”一度出名,因为有位叫“鲁大妈”的“全国爱国卫生甲等模范”,以非凡的勇敢,跳进“干沟”下的排水沟里,将还是解放前夕倒毙沟里的一孤寡老人高度腐烂尸体捞出掩埋。报纸一登,鲁大妈和“干沟”都出了名。1956年编长乐路门牌,便准备将“干沟”各家编为378号、378号之1……巷内各家认为这会造成日后通讯麻烦,编门牌的同志研究后,干脆将“干沟”称为“三七八巷”,巷内各户都是整门牌,皆大欢喜。


土城头
在白下区七里镇。洪武二十三年开始建筑,因财力有限,城墙是用土筑的,只在险要处才用砖砌一部分,并开了18座外城门。外城共长120里,老百姓俗称外城墙为“土城头”。后来“土城头”成了七里镇一条街的名字。


商埠街
1868年,法帝国主义在签订《中法天津条约》时,强迫清政府把南京列为通商口岸,1899年南京被迫成商埠。下关区惠民河西,北起惠民桥,南至中山街,陆续建起帝国主义的多家商行、洋行。人们称这一地区为商埠街,一直到现在。


船板巷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十分迷信,而且疑心很重,动辄杀人。有一次奸臣刘伯温编造说,有两条“鱼精”,从燕雀湖逃向秦淮河边俞通海家宅附近的一条小沟里,躲藏了起来。朱元璋信以为真,下令将秦淮河的鱼赶尽杀绝。他采取的措施是先在上下浮桥布满滚钩,将鱼儿堵在这段秦淮河内聚歼之,并命令部队将捕来的鱼全部用柳枝串起来挂在街上凉晒。这样,整条街就布满了落下的柳叶,因此人们就叫这条街为柳叶街,用船板拦鱼的“船板仓”(又叫船板巷);用门板在桥洞口堵鱼的“堵门桥”(今称陡门桥);设台钓鱼的“钓鱼台”;从江边将鱼往回赶的“赶鱼巷”(今称甘雨巷)……另外,还在俞家对门立一牌坊,即百猫坊,上面刻了一百个猫头,虎视眈眈地盯着俞家大门,使“鱼精”不敢出来,永无翻身之日。


大小王府巷
王府巷有大、小王府巷之分。大王府巷也就是现在的王府大街,北接三茅宫,南接建邺路;小王府巷东接丰富路,西接大王府巷。大小王府巷相交呈“T”字型。大王府巷如今是繁华热闹的王府大街,小王府巷却依旧是一条经历了历史风雨的小巷子。

王府巷在南唐时期叫做“皇甫巷”,因大臣皇甫晖居此而得名。后音讹为“王府巷”。元朝文忠图帖睦尔称帝前,在建康做藩王时就住在此地,王府之名从那时起才真正名副其实并一直沿用至今。

金沙井
《江宁县志》记载说,明朝时有一年大旱,河水干枯,居民在此挖井取水,却不料井中有沙,沙中还有闪闪发光的金粒,因此就将这口井取名金沙井,现在的金沙井俨然一条街名,东接中华路,西接洋珠桥,悠悠长长有二百多米远。


估衣廊
在中山路与北门桥之间有一条古老的小巷——估衣廊。估衣廊本以卖旧衣而著名,几十年前,每天早上还有很多四处收购旧衣的人赶到那里卖旧衣,早上六七点钟到十点多钟,买卖旧衣的人把这条小小的巷子挤得满满的。现在旧衣市场在这里已绝迹多年。


仙鹤街
古代城南仙鹤街也是云锦作坊密集的地方,相传这里的工匠师傅善于织各种仙鹤图案的云锦。他们所织的仙鹤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且千姿百态,每只仙鹤都有不同的造型和神态。他们所织的仙鹤在全国非常出名,还曾被定为御用贡品。于是,人们就把这里叫做仙鹤街。


石坝街
石坝街在文德桥东南,秦淮河南岸,白鹭洲的西北叫大石坝街,在街中还有一条直通白鹭洲的小街叫小石坝街。此一带地势低洼,一到汛期,秦淮、青溪两河的河水倒注于此成为泽国,清康熙年间将这里的长桥改筑成石坝,街故以石坝而得名。

石坝街在明初为曲中(官办妓院,又称旧院)女郎所居,归教坊司管辖。自此以后,南京妓院多集中于此。
旧社会,石坝街是南京的红灯区,有句老话:“石坝街石坝街十家就有九家歪。”第十家是因生的全是儿子没女儿。

状元境
夫子庙状元楼大酒店门前左边的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子,可是臭名昭著的奸相秦桧府第所在地——状元境,秦桧父子都曾考中过状元,按例应该叫秦状元境,但是秦桧人品太丑,人们耻于提及其姓氏,习惯直称“状元境”。秦桧事发后,这里的秦氏族人,一部分回到乡下老家,留下来的将“秦”字上面的三横,移下来改姓“徐”也。


钓鱼巷(玉壶坊)
玉壶坊在白鹭洲公园附近,东起内秦淮,西连建康路,相传明朝朱武宗在此看花船,观灯之时,玉壶掉落此处而得名,后来明武宗朱厚照又在此钓鱼,于是更名为钓鱼巷。

糟坊巷
糟坊巷位于长乐路中段北侧,南起长乐路,北至长生祠。糟坊,顾名思义,必与酒有关联。相传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酿酒的地方,此地也因此而得名。据传,当时此地所酿之酒以香味满溢而闻名全国,百里之内都能闻到糟坊所酿酒之香味,而所酿之酒更是受到朱元璋的喜爱。


糖坊廊
明太祖当上皇帝之后,南京的商业空前繁荣,为适应需要,便利行人,于某些行业集中所在的街道两旁建立了官廊,既可遮阳又可避雨。这样,便出现了许多带有“廊”字的地名。糖坊廊位于城南中华门内镇淮桥西北,东南起中华路,西北接长乐街,原名叫灭街,后讹化为篾街,再后来,因设糖作坊于此,故而得名。


长乐街
长乐街古名长乐巷、长乐坊,又称篾街(灭街)。它南接糖坊廊,北接牛市,位于秦淮河北岸,隔河与钓鱼台相对。“篾街”,顾名思义,是因古代竹器作坊和竹器手工业工人集中于此。至于“灭街”,相传产生于明洪武初年,但究竟为什么叫这么个不吉利的名字,传说很多:

传说一:明朝时,因为住在这里的一户人家扎了一张大脚女人的彩灯,犯了马娘娘的讳,锦衣卫竟枉杀了整条街的人,所以叫灭街。
传说二:此街曾是元朝官员福寿居住之地,元灭亡时,福寿及其部下誓死不降,纷纷合家自尽,整条街的大小人口几乎灭绝,惨烈无比,故称“灭街”。

南捕厅
据史书记载,清代南京城内有南捕通判衙署(简称南捕厅)和北捕通判衙署(简称北捕厅)两个专门从事缉捕工作的衙署。东起府西街(今为中山南路)西接绫庄巷的南捕厅负责辖区内陆上的缉捕工作,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原先南捕厅的建筑物毁于硝烟弥漫的太平天国。1872年重建,清末实行新政时,又在此设立警察局取代了捕厅工作,但到了抗战前夕,浮浮沉沉的南捕厅旧址房屋已经荡然无存,但以此命名的老街巷却保存了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