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慢生活俱乐部 首页 慢族快讯 慢族 查看内容

慢族 | 他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实现了完美的平衡

2018-3-24 22:18| 发布者: 慢小雎| 查看: 4644| 评论: 0

简介:林Caroline,一名画师。2015年,她和同为民俗发烧友的先生相辉共同创办了绘麟社,希望尽最大努力,去记录和转述中国传统民俗。晓林说,民俗有着一种倔强的美感,很酷很酷,越了解越被它们吸引。从二十四节气美食、传 ...

林Caroline,一名画师。2015年,她和同为民俗发烧友的先生相辉共同创办了绘麟社,希望尽最大努力,去记录和转述中国传统民俗。晓林说,民俗有着一种倔强的美感,很酷很酷,越了解越被它们吸引。从二十四节气美食、传统民间小食,到二十八星宿、《诗经》草木、传统服饰……她用绘画帮我们收集着旧时生活中的温暖与智慧。

用绘画留住内心的那一束光


小时候,看上去文静、身材纤细的晓林不擅长运动,唱歌也走音,尝试跳舞也似乎不够灵活,晓林想着,总得培养点兴趣爱好吧,于是父母把她送去学画画,没想到她居然坐得住,从此就迷恋上了绘画。


每当被问起为什么喜欢画画,晓林心里都会浮现这句话,只是怕被说矫情,轻易不敢说出口。


绘画就是留住心里光束的艺术,尤其在一切都被数据化的时代,对自己这束光的执念才显得尤为有趣。


绘画像一条走向自己内心的路,一开始自己是混沌的,心不知道放哪儿,怎么和这个世界相处。画画久了,渐渐会发现自己有一些有趣的变化。


有一天,可能会感觉听到的声音都带着不同的颜色,也会发现一根线条可以记录一段美妙的故事,一种颜色会幻化成多种色彩的组合。


开始看不到的,慢慢看到;

自己愚钝的,逐渐明晰;

心手眼本不在一个频率,终于走在了一起

……


这个过程就像一次修行,很难速成,但也美妙。




相辉先生的出现


然而,生活是现实的。


从江南大学大学艺术设计系毕业后,晓林来到北京成为了一名北漂,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做过很多工作。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去接商稿,重复的改稿,机械的工作让她一度很低迷。


在成为自由职业之前,她感觉辞职并非是一件酷事,那个时候的她本身就没什么归属感,而传统的教育一直告诉她的是,稳定的工作才是努力的目标。直到遇到当时在知名气象科技公司工作的先生相辉。


晓林和相辉需要共同完成一个气象仪历史的研究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起绘制气象的发展过程,一起梳理相关知识,一起去古观象台实地考察。最后,传统气象仪的发展史也成了他们的爱情史。


晓林说:“自己原本也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去哪里,除了绘画以外,几乎都是得过且过的状态,但先生相辉则不一样,他一直目标清晰,执行力强,能够帮助她把看似乱糟糟的事物,都梳理出逻辑和线索。在先生相辉的鼓励下,她终于开始做一些疯狂的事情。比如创业。


晓林的母亲是位中医,相辉的父亲是一位知名的古建筑设计师,或许是受家庭的影响,晓林和相辉都痴迷于传统文化。2015年,晓林和相辉共同创办了绘麟社:


“记录我们深爱的中国传统美意,留下来它们变为画作和产品,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为有缘人所知道,所能用到。”


这是他们要一起完成的“春秋大梦”。



而关于创业的种种,也成为俩人唯一的争吵。相辉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人,经常会和晓林争论新旧的好坏,传统文化的局限。但争论的过程中相辉慢慢发现,无论现代人多么自我或自由,总会缺乏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它们本因从土地中生长出来,寄托着中国人真正的智慧所属。


“不落传统,不媚现代”,这是晓林和相辉在争论中达成的共识,民俗中蕴含的传统之美不是说教,而是一种存在于现在快速生活的新生。它们从古至今,形在变,魂儿未变,透着一股子古人极客的酷味儿。




胃饱福至,“吃”是最重要的事儿


吃饱了,福气自然来。


吃在民俗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块。“民以食为天”,食物中体现着中国人最朴素的生活智慧。


绘麟社完成的第一个作品系列是“二十四节气美食”。


节气,是农耕文明下追随气候的生存准则。

节气食物,是顺应时节、以食养心的生活心法。

节气变换里,食物承载着浓浓的人情温度,也映照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惊蛰家家都要“炒虫”。

炒虫其实是要炒豆,以炒豆子翻滚的声音模拟虫子的惨叫,人们抢食刚出锅的豆子,寓意人畜无病无灾。

古时候人靠天吃饭,天灾人灾虫灾都能要命,所以惊蛰这天“吃虫”的仪式,并不只是喜乐祥和。

一声春雷,争食炒虫,其实还是唤醒心中敬畏天地之意。



满食苦菜。

小满,是庄稼刚刚充盈的日子,但并未完全成熟。

而农历四月的温度也逐渐上升,热风已经在吹袭每天的大地。

小满之后没有大满这个节气,这大概也是古人的智慧。

“满招损,谦受益”

小满食苦菜,吃一点苦,嚼得进人生滋味却又甘凉,去火而又记得小满这个心法。

路上的修行心态,远比志得大满的焦急要宝贵得多。


“二十四节气美食”最初只是晓林和相辉一次无规划的感性尝试,没想到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节气美食和背后的习俗趣事引发了人们的共鸣。


而随着对民俗的研究越加深入,晓林下笔越是谨慎,怎样既能传递民俗中的美好寓意,又能准确传达其中的精妙之处,还能让更多人接受和感兴趣……每次准备新的内容,都成了一次有趣、奇妙的探寻过程。


他们从民俗、古籍里寻找灵感,讨论碰撞出过无数个主题又否定了若干,“不要那些高冷的,要最乡土接地气的,才能让更多的人有感知。”于是,陆续有了年俗、二十八星宿、《诗经》草木、城食系列。



而现在他们一起在北京798在准备一间自己的店铺。在这里他们将会推出静心的绘画课,让更多的朋友可以一起通过绘画感受宁静与中国的美。而这里也有他们做的咖啡和珠宝,小林说,这里就是绘麟社的客厅,让诸多朋友可以一起参与到这个故事中来。


如果不在北京,也可以参加绘麟社的线上课。


在记录传统民俗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被问到“研究传统的东西有什么用,人们会回去吗?”


而晓林和相辉的回答是,这个世界因为技术的进步,一定会朝着更高的效率发展,人们会生活得越来越方便,但相反也会摧毁我们作为人的很多旧式的幸福。如果这一切不可避免,那么记录过去的美好和无用,也是让我们人类在不断机器化的路上,显得不那么悲凉吧。


这是他们最真挚的心里话。


传统美意未曾离开,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待我们去发现。






纵浪大化之中,不喜亦不惧
+1

喜欢

已有 1 人喜欢这篇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