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慢生活俱乐部 首页 慢品生活 文艺 查看内容

回味 | 手写情书告诉你,从前爱情的模样

2017-1-17 11:13| 发布者: 慢小编| 查看: 4140| 评论: 0

简介:年少时读过一句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字一句,皆是深情。原来,时间可用文字度量,纸间浓墨便是思念。所以从前我们都说,识字如识人。后来,通讯逐渐发达, ...


年少时读过一句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字一句,皆是深情。

原来,时间可用文字度量,纸间浓墨便是思念。所以从前我们都说,识字如识人。

后来,通讯逐渐发达,人们通过电子邮件、聊天软件、表情包联系彼此,互诉衷肠,但却也记不得,从前爱情的模样。

从前书信慢,爱情很悠长——让我们一起去阅读1900—2010年代那些手写的爱情,怀念、珍惜与传递那一份“手写的温暖”。


【1900年代】

当时只道是寻常

梁启超家书

梁思成一家

他满腹才华,她出身名门,如同话本里最爱写的,

这是一场大家闺秀与贫寒学子的结合。

透过历史的尘埃,梁启超也有极为可爱的一面。

他在醉酒不眠时,写给妻子李蕙仙:

起提笔详记其事,以告我所爱之蕙仙,不知蕙仙闻此将笑我乎?抑恼我乎?吾意蕙仙不笑我,不恼我,亦将以我敬爱蕙珍之心而敬爱之也。

瞧,他连精神出轨都要与她讨办法。

不安份的年代,他们一起经历了政坛、文坛的惊涛骇浪,

她给予他安慰与鼓励,替他抄录文章,

他对他又敬又爱,信任尊重,

平凡而又相濡以沫的感情大抵如此。


【1910年代】

百年情书泣血而下

林觉民《与妻书》

林觉民与陈意映

1905年,17岁的陈意映以为,

这一生都会在杨桥巷17号,这个被她和丈夫称作“双栖楼”的地方,

并肩携手,安稳度日。

然而,1911年4月24日,夜阑人静,

林觉民彻夜疾笔,泪珠和笔墨齐下,

痴缠的呼唤意映卿卿,

却毅然决然的在信里第一句就告诉爱妻,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三日后,他带着爱人给予的勇气,带着不舍和坚持,

带着双栖楼上比翼双栖的回忆,

慷慨就义。

如信中所言,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他从容赴死,她默然支持,

却在两年后悲伤而终,

可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你给我的勇气,便是让我离去。


【1920年代】

我总疑心那里慢一点

鲁迅《两地书》

鲁迅与许广平

1923年,鲁迅担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国文系讲师,

许广平成了他的学生。

一年后,27岁的许广平写了一封信,

表达对鲁迅的仰慕,

一句句“先生呀先生”,娇媚如小猫撩拨人心。

也撩拨了感情被动者,鲁迅的心。

鲁迅原本在感情上笨拙平静,一本正经,

却在给许广平的一封信里说:

听讲的学生倒多起来了,大概有许多是别科的。女生共五人。我决定目不邪视,而且将来永远如此,直到离开厦门,和HM相见。

含蓄的向她表示,我心中只有你哦,别人我是看都不看的。

他对这段感情展现出了异常的坚定,

许广平怀孕后,鲁迅北上探母,信中写道:

看现在的情形,我们的前途似乎毫无障碍,但即使有,我也决计要同小刺猬跨过它而前进的,绝不畏缩。

按现在的话,萌到了骨子里。

后来,鲁迅将这些见证两人感情的书信收集起来,

重新誊写,题名《两地书》,留给孩子做了礼物。


1930年代

我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从文家书》

沈从文与张兆和

他写下了一度被人们视为情书范本的话: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

他是沈从文,课本里《边城》的作者。

沈从文是个胆小又大胆的人。

由于带着地方口音,

刚任教时,会在课堂上紧张得支支吾吾,涨红了脸,

但遇到感情的时候,却又简单纯粹。

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

一封情书直白的送到张兆和手中,坦率得可爱。

在追求张兆和的队伍中,偏远湘西来的沈从文毫无优势可言,

却凭借着三年内的情书,从“癞蛤蟆十三号”中一跃居上。

二人携手相伴半个多世纪,就连张兆和也不完全理解,

与这样认真的沈从文相知,究竟是否幸福。

但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或许就是生活的最好答案。


【1940年代】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朱生豪致宋清如

朱生豪与宋清如

一个是大家闺秀,一个是贫穷书生,

一个是之江校花,一个是之江才子,

他们因诗结缘,因诗相爱。

他可以用一支翻译了180字《莎士比亚全集》的笔,

为她写了540多封情书。

他的人生短暂如烟花,却唯宋清如与莎剧不能弃。

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意境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

才子佳人,柴米夫妻,清贫也有清贫的小确幸。

在爱情不那么轻易被说出口的年代,

感情才更来得真挚。


【1950—1960年代】

特殊年代的爱情见证

一位老人提供的他当年写给初恋的书信

初恋是终生难忘的,是甜蜜而荡气回肠的。

一位老人晒出了她与初恋的情书。

那个特殊的年代,见面对话还背诵着毛主席语录,

写信第一句还要写:

时刻不能忘记阶级斗争。

单纯的感情,如同严苛土壤中开出的花。

老人的初恋是一位大学高材生,

毕业后远赴外地工作,

随后两人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异地恋。

那时候一切都很慢,

车、马、邮件都慢,

收到一封信往往需要半月余,等待的过程漫长又甜蜜。

后来,因为家庭、性格等因素,两人最终没能在一起,

然而彼此心中留下的美好记忆,却会伴随一生,

保存的珍贵信件,有爱,有感动,也是生命中最美的财富。


【1970年代】

不孤独的五线谱情书

王小波致李银河的五线谱情书

王小波与李银河

初次见面,李银河觉得王小波长的真是够难看,

后来李银河提出分手,王小波一气之下写了非常刻毒的信说,

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

两人的心结竟然就此解开,真是一对有趣的人。

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第一封情书,是写在五线谱上的:

做梦也想不到我会把信写到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后来人感慨,

若是情书都如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这样,或许任谁都拒绝不了。

他呀,真是一个坏小子,以最青春的的方式表达爱。

还说着:

我现在不坏了,我有了良心。我的良心就是你。真的。

【1980年代】

含蓄的时代烙印

一位网友晒出当年写给恋人的书信

工作环境示意图

含蓄的时代容易产生朦胧的感情,

人们互相暗恋,却羞于表白,

一封看似平淡如水的书信里,仔细读读,都是将要满溢出的爱意。

这是在医院工作的小伙子写给异地恋人的情书,

信上写着一些生活事件、工作信息,

话着家常,却蕴含着浓浓的思念。

这是那个年代平凡人中的一对,

这对恋人或许最后相伴到老,

或许成为彼此人生中最重要的回忆,

一声挂念,无限怀念。


【1990年代】

那一段倾世黄昏恋

冯亦代与黄宗英

冯亦代与黄宗英公证结婚

都说老人像孩子。

结婚时,冯亦代八十有一,黄宗英六十有九,

互相昵称着“二哥”和“小妹”。

冯亦代说她是“七十岁的老太,十七岁的脾气”,

却在信中不止一次的唤着:

亲亲我的小宝贝,吻你亲你抱你抚爱你,今天还要继续重读你的来信,因为那里洋溢着你对我的爱。

在黄宗英因高原反应入院时,

已六次脑梗的他,口齿不变仍打电话安慰:

你病倒了,不要着急,病重时我来服侍你。

还不断写情书,开头昵称“MY——”,

他们相互扶持着彼此的耄耋之年,以纯粹的情感,书写了堪称范本的情书。


【2000年代】

最长情的告白

侯立新写给妻子

相依相伴示意图

这是一位名叫侯立新的老人,在妻子刘爱莲70岁大寿那天写下的。

你幼年生活苦难,捡菜拾柴充饥御寒。你青年脱离贫寒,努力学习,事事争先。回首五十年,有多少喜悦,多少磨难……你我有缘,忘不了,你择婿不嫌貌丑,不计贫寒。母亲亲自做媒,说是‘要人不要钱’。结婚那天,更显寒酸,没有鞭炮,没有酒宴……”

全文共545个字,毛笔小楷,

书写着对妻子的尊重、怜惜与爱。

她说,当时妈妈看重了他忠诚老实,孝顺长辈。

在漫长的53年间,两人从来没吵过架,

偶尔的一些小矛盾,也是他主动认错。

生活再艰难,两个人相互扶持,共同担当。


一封手写的情书,可以将陪伴得以长存,将岁月也熨帖的温暖。

灯下提笔,笔到指尖,牵连着心。

文字,自古以来是传达情感的承载工具。

然而科技时代,海量输入法已经代替了传统手写方式,

隔着冷冰冰的电子屏幕,人们所需要的,并不是朋友圈点的那个赞,

而是彼此联络的感情,与亟需呵护的灵魂。



慢生活 慢美好

喜欢

推荐阅读